On 2008年08月17日 By Simon Kong In 艺术·文艺, Tags: SNS, 微博客, 文艺, 网络, 豆瓣, Comments (2)
由豆瓣改版分析豆瓣未来的趋势
成为一个豆友的时间不甚长,只有两三年左右。在这几年里,我见证了豆瓣的不断的改变与创新,想说一些自己的想法。
豆瓣确实是一个比较独特的网站。我想它吸引人的特点是多方面的,可能有人中意它的界面风格,有人看重它丰富的内容体系,有人来豆瓣是纯粹寻找臭味相投的 人,whatever。总结起来,豆瓣作为一个网站能够带给广大豆友的全部功用总结起来无非两点:获取内容与虚拟社交(即SNS)。为了格式工整我都以四 个字总结,但还是要做进一步的说明。
获取内容指什么呢?豆瓣传统的,也是最重要的三大板块,读书,电影,音乐。这是文艺传播的三种主要载体,这也是为什么豆瓣得以吸引大批量文艺青年或装逼青年驻 足的主要原因。除此意外,还有豆单,即是书籍,电影,音乐的部分条目基于共同特点的聚合。另一个内容是豆瓣的九点,这是一个分享全网络各色博客的地方,当 然,我不太参与豆瓣的九点,浏览博客,我更喜欢利用google reader或鲜果等专用工具,这是旁话了。上述的所有内容都可以算作对你所关心内容的获取,都是相对静态的。虚拟社交(SNS)是豆瓣上各色能够让豆友们得以进行网络交流与沟通的平台。这可能比较散。豆瓣的小组,同城,每一个作品附带的论坛,甚至作品的评论和讨论,当然还包括豆瓣新晋测试的广场。上述的 所有内容都可以算作豆友们对虚拟社交的参与,都是相对动态的。
之所以我把这两个豆瓣的功用相对割裂开,是因为我想比较它们对豆瓣发展的作用。我想,刚开始豆瓣的出名肯定是依靠其自身拥有的广播的文艺资源。很多人来 这里就是看到那么多自己之前没有关注,或者没有听说过的作品而愿意来豆瓣逛逛的。当然,刚开始可能大家没有注册的打算,只不过搜索一下文艺作品罢了。但豆 瓣有自己的优势,那就是当你积累了一定的作品时,豆瓣会根据你的喜好进行“豆瓣猜”,所以大批量的人来到这里注册,他们不满足仅是搜索,渐渐地,他们每来 必登。豆瓣用自己的这个手腕使得用户们都有了自己的ID,从而使豆瓣使用人群的访问粘性提高。
刚才说道,豆瓣的出名是建立在它丰富的文艺内容上的。但是近几年刮起的SNS风潮使每个基于Web2.0的网站都摩拳擦掌。国外有 facebook,twitter,myspace,国内那一坨抄袭狂无论xiaonei,海内,饭否等,都在建立清一色的SNS网络社交风潮。我没想到 在我眼里一向个性的豆瓣也难抵SNS的诱惑。看看豆瓣进来的变化吧,日记,相册,留言板,广播(微博客的变体),用户之间的关系,光关注还不够,还得有朋 友和被关注。以前进入首页面对的是自己钟爱的那些文艺收藏,现在的首页俨然成了众好友分享推荐的舞台。我们的个人style全丢光了。曾经那简洁的风格荡 然无存,现在豆瓣给我的感觉越来越像校内。作为一个学生,为了公众社交,我不得不有一个个人认为很垃圾的校内帐户。当我抱着想要休息的心态来到豆瓣时,竟 然觉得两个网站越做越有共同语言了。豆瓣最近又出了个豆瓣广场,意图更加明显了,大家议论纷纷。 NND,该有的全有了。豆瓣正式跃跃欲试得想要在SNS竞争中一展拳脚了。豆瓣为自己辩解说,我们需要不断改变,不断创新。是,改变是好的,但总结豆瓣所 有的改变,基本上都是建立在虚拟社交层面的,那些大手术或大移植都是给SNS开的,而豆瓣原来最有特色的,也是让它最出名的内容呢?几乎很少做改动,即使 有改动也是微调。我们不是不支持豆瓣改变,我们只是不希望豆瓣丢掉原有的特色。结果现在豆瓣使用人群的整体素质,毋庸置疑,已经大大下降了。如果说,原来 的豆瓣是一个文艺青年的知识库,并且可以供大家在这里探讨文艺相关的定位的话,那么,现在豆瓣已经俨然成为一个稍具文艺色彩的庞大的虚拟社区了。
就说这些吧,怎么着作为一文艺青年,也有点义务保卫自己的领土不是?
无论怎样,我爱豆瓣。这里曾是我的家。
© 声明:除特别注明,Kong-Zi.com 博客文章均为原创,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
《由豆瓣改版分析豆瓣未来的趋势》永久链接地址:https://www.kong-zi.com/post/74.html
✎ chitchy
2009年02月10日 @ 04:07
嗯,顺着豆瓣fans小组看到这里来。
你这篇写于半年前的日志,现在回头来看,不知道你有没有什么想要补充的?
个人角度来说,我是觉得豆瓣的SNS功能好丢掉了。我其实从来不用豆瓣SNS,上去只是为了找书、音乐或电影。
可是类似我这样的用户,是无法为豆瓣盈利的。我从来不去它推荐的书城买书。而且讨论也不积极。所以我觉得豆瓣朝sns发展也是摸着石头过河——毕竟他们至今还没发展出一个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只能靠让那些使“豆瓣使用人群的整体素质大大下降”的人来营造一个热闹的气氛。
文艺青年还是太曲高和寡了。而且文艺青年稍给点SNS功能就容易成粪青——但这不是粪青们的错。粪青都是压抑导致的。所以这一说又提升到了国情高度。
另外,我最近发现一个词比“文艺青年”更贴切:有人文精神的理科生。物以类聚,杨勃自己是那样一个人,他建的豆瓣最初吸引的也都是这样的人。(一篇采访里说,杨勃最初希望豆瓣能吸引专业的影评、书评作者上来发言,事实上豆瓣的多数成熟用户却多是有点文艺的医生、工程师这样的人。真的在新闻、媒体、文艺的专门领域混的人,反而不怎么上豆瓣来写东西)
我自己也是,有点小文艺,但是具有清晰的逻辑性和务实性。我喜欢这样的人。这次的低俗事件,也许对豆瓣来说是一次浴火重生。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