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 2010年04月20日 By Simon Kong In 人文·社科·书籍,  Tags: , , , , Comments (6)

周国平《人与永恒》摘抄(下)

继续摘抄周国平《人与永恒》下半部分。上半部分发出来之后,很多人分享,或许大家都喜欢这些句子吧。这些不仅是美丽的句子,我很希望目光经过它们的每一行的人,可以从字中读到自己。正所谓,读书总是一个共鸣的过程,纯粹的自己之前没有感想而被赋予的感想是不存在的。

  1. 费尔巴哈说: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至少,就精神食物而言,这句话差不多是对的。从一个人的读物可以大致判断他的精神品级。
  2. 许多书只是外表像书罢了。不过,你不必愤慨,倘若你想到这一点:许多人也只是外表像人罢了。
  3. 自我是一个凝聚点。不应该把自我溶解在大师们的作品中,而应该把大师们的作品吸收到自我中来。对于自我来说,一切都只是养料。
  4. 文字原是我挽留生命的手段,现在却成了目的,而生命本身反而成了手段。
  5. 我抓住一条思绪,于是它自己开始工作,去连结、缠绕、吸附,渐渐变得丰厚,一篇文章就诞生了。许多未被抓住的思绪却飘失了。
  6. 男人期待于女人的并非她是一位艺术家,而是她本身是一件艺术品。
  7. 早晨我说:一天很长,人能遍游整个宇宙。夜晚我说:一天很短,人不能穷尽一个原子。
  8. 比起那些冷静的人,我有太多的情感。比起那些放纵的人,我有太多的理智。这正是我的不幸。
  9. 这么好的夜晚,宁静,孤独,精力充沛,无论做什么,都觉得可惜了,糟蹋了。我什么也不做,只是坐在灯前,吸着烟……一个夜晚就这么过去了。可是我仍然不想睡觉。这是这样的一种时候,什么也不想做,包括睡觉。
  10. 单纯的庸俗是消极的,虚伪却是积极的。
  11. 一件事情,即使是我感兴趣的,一旦作为任务规定下来,非做不可,我就会忽然提不起兴趣来。
  12. 一切被人们普遍接受并长久流传的真理,在其倡导者那里几乎都是极端的,说得太过分的,只是后来才变得平和持中。
  13. 人类思维每每开出相似的花朵,相隔数千年的哲人往往独立地发现同一真理。这与其说是因为人类心理结构的一致,不如说是因为人类境遇的一致。
  14. 感觉与感觉之间没有路,只能跳跃。思想与思想之间有漫长的路,必须跋涉。前者靠灵巧,后者靠耐力。
  15. 物质上的贫富差别,受害者是穷人,他受肉体冻馁之苦。精神上的贫富差别,受害者是富人,他受精神孤独之苦。
  16. 天性健康者之间容易彼此理解,天性病态者之间往往互相隔膜。原因何在?健康与健康是相似的,病态和病态却各不相同。
  17. 在较量中,情绪激动的一方必居于弱势。
  18. 两种人最自信:无所不知者和一无所知者。后者的那份狂热自信有时真会动摇我们自己的原本就不坚定的自信,使我们胆怯地以为又遇到了一个无所不知者。
  19. 在失去想象力的大人眼里,孩子的想象力也成了罪过。
  20. 同样的缺陷,发生在一些人身上,我们把它看做疾病,发生在另一些人身上,我们把它看做罪恶。医生把罪犯看做病人,道德家把病人看作罪犯。
  21. 我总能指出一个我肯定已经不在人世的日子,当我置身于这个日子去想现在的一切,我、我所爱的人、因为我而遭受痛苦的人都已不复存在。
  22. 我们不断地把老年的起点往后推移,以便保持自己不老的记录。因此,当死神来临时,我们总是感到突然和委屈:还没有老,怎么就要死了?
  23. 没有死,就没有了生的意义。最终剥夺了生的意义的死,一度又是它赋予了生的意义。
  24. 只要同时赋予不衰的生命力,永生是值得向往的。所谓永生与寂灭的二律背反,也许不过是终将寂灭的人的自我慰藉。
  25. 死是哲学、宗教和艺术的共同背景。在死的阴郁的背景下,哲学思索人生,宗教超脱人生,艺术眷恋人生。
  26. 逝去的事件往往在回忆中获得了一种当时并不具备的意义,这是时间的魔力之一。
  27. 每一个当下的生命状态的意义就在于其不可重复性。




© 声明:除特别注明,Kong-Zi.com 博客文章均为原创,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
《周国平《人与永恒》摘抄(下)》永久链接地址:https://www.kong-zi.com/post/1982.html
0






6条评论

  1. Firm

    2010年04月22日 @ 09:43

    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怎么理解?

    [回复]

    Simon Kong 回复:


    我认为无论从physical还是从mental都很容易理解。

    [回复]

  2. kenneth

    2010年04月26日 @ 05:29

    周的东西我不喜欢。看过他的那本《哲思录》(大概的名字)。
    另外在豆瓣叔本华小组有篇文章批判他的逻辑能力的。

    另外,这个评论是作为回复通知的测试。看看你回复后我能不能收到电邮通知。

    [回复]

    Simon Kong 回复:


    我只知道我看了他的随笔,经常有共鸣的感觉,有时看得都会欣慰得笑出来。逻辑能力这回事……我并不十分理会。看了一些西方哲学史,发现有时候我认为自己爱好哲学只是一厢情愿的事。或许我只能做不愿意浅薄没有欲望更深入的人。

    [回复]

    kenneth 回复:


    @Simon Kong, 他写的那本关于他的小女儿的书(叫《妞妞》?)好像挺感人的,不过我没有看过。

    [回复]

    kenneth 回复:


    @Simon Kong, 我看的那本应该是《周国平人生哲思录》,有些关于思考与写笔记的文字我也有同感,因为以前我也是一个喜欢那种所谓哲学思考的人。
    现在,我是有些在抽象思维之外了……

    [回复]

留下评论吧

XHTML: Allowed tags: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