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音乐

Celine Dion: To Love You More

on 2010年01月21日 by Simon Kong in 艺术·文艺, 评论 (4)

最近重看日剧《恋人啊!》,铃木保奈美的笑容将我带回温润的1997年。记得当时就被主题曲所吸引,但一直不知道是Celine Dion唱的,最近听《Falling into you》这张专辑时,才将里面的《To Love You More》将《恋人啊!》联系起来。记得当时看那电视剧就颇纠结,年少的我才十岁出头,就感染了这么浓重的日本文艺腔。其实自己是很少听这种典型的欧美女声的,因为太多转音,太多技巧,不太喜欢这种类型。虽然我从未对曲风或者流派有特别的在意,但大部分都是些欧美民谣或者摇滚,Pop听得真的很少。自己喜欢的国外歌手本来就不多,比较特别在意的The Cranberries的爱尔兰民谣风格也显然跟这个不是一类。所以,听Celine Dion算是一个特例。 这首歌其实很有画面感。有时这种画面感需要不经意间捕捉下来,然会会在大脑中潜藏好久的时间,而且有时的电...

阅读全文 »


新与旧

on 2009年09月29日 by Simon Kong in 艺术·文艺, 评论 (0)

对于一张歌手出的专辑,当那旋律掠过你的耳朵的时候,是有新与旧的区别的。
想想真的很不可思议。喜欢The Cranberries好多年了。全部专辑都听过,无数遍,over and over again,还有现场版,MV,改编。上次看朋友更新说买了The Cranberries在北美的演唱会门票,又搜了很多他们的消息。没想到Dolores O’Riordan又回归了队伍,接下来要在北美和欧洲巡演。而且更为激动的是,Dolores O’Riordan的第二张专辑竟然已经在上个月底发布了。我这个huge big fan竟然没有在第一时间听到,真的很遗憾。
二话没说,电驴下来了。但当看到那些MP3静静地躺在我的硬盘的时候,我却舍不得听。你那么喜欢这个歌手,你反反复复地听他们的歌,一遍又一遍。空闲时听,复习时听,公车上听,走在路上听,出国听,飞机上听,开会时听。但不管怎么样,这一遍一遍...

阅读全文 »


愚人的国度·木兰情

on 2009年06月12日 by Simon Kong in 艺术·文艺, 评论 (6)

爱是愚人的国度 看我们演的好辛苦 是你所谓的领悟 我不懂 我不哭 看悲欢喜怒每一步 是疲惫还是依赖的束缚 来你能不能再重复 让我懂 让我哭 再让时间停住 再把字看清楚 不必再说假如 我 唱过 天地荒芜 借口 不能碰触 爱是愚人的国度 不能自拔 不懂退出 我们都回不去最初 曾美丽 但还是不满足 爱是自娱的演出 一步一步 自我陷入 究竟 是笑 是哭 […]

...

阅读全文 »


添加或修改MP3内嵌专辑封面及ID3信息

on 2009年05月03日 by Simon Kong in 艺术·文艺, 评论 (13)

我曾在豆瓣上加入过ID3洁癖这么一个小组。因为自己的计算机里的音乐加起来大概50G+,包括各种无损,微损或者压缩格式。所以面对纷繁复杂成堆成堆的ID3信息往往很头疼。每次从电驴down下东西来时心里都比较纠结。因为各种ID3信息实在欠缺规范,必须手动修改。我有完善ID3信息的强迫症,我承认。下面是我在小组的一段发言,你可以看出我的“症状”。
一直不停地维护ID3信息
甚至别人看我这么做都觉得有毛病
每次下专辑都要纠结一阵
尤其是那些英文专辑
每首都要改
如果歌名是大写或者小写
我都会改成
实词首字母大写 虚词首字母小写
而且没有图片的要从网上下图片
而且不仅ID3要改
文件名我也要严格贯彻大小写原则
统一为编号加空格加歌名形式
而且编号也很重要
因为一张...

阅读全文 »


梁咏琪·礼物

on 2009年05月02日 by Simon Kong in 艺术·文艺, 评论 (1)

嗯,就在今天,我repeat了一天这张专辑。最近每台关注华语音乐,以至于这张4月16日发行的专辑,今天才完整听完。梁咏琪上一张国语专辑《给自己的情歌》让我非常喜欢。这张《礼物》,没想到有些歌曲刚听第一遍就已经深陷了。
每个人都有一份礼物
就是为另外一个人付出
没经历过挥之不去的痛苦
不懂珍惜手中的礼物
梁咏琪是我记事以来第一位认识的华语歌手。听她的第一首歌是小学四年级时,在电视机前看到一个高高的女生的MV,叫做《Spaghetti》。梁咏琪应该是很多男生理想的女友,我也不例外。这么多年看着她成熟起来,似乎一直都是短发。喜欢她的歌其实不如有些歌手多,比如孙燕姿。觉得还是喜欢她外形多谢。但近些年发现梁咏琪的声音也是有特点的,而且好歌越来越多。计算机里有很多她的专辑。《最爱...

阅读全文 »


歌手需要“百变”吗?

on 2009年04月21日 by Simon Kong in 艺术·文艺, 评论 (3)

偶尔会听到音乐评论者对歌手风格的批判。如果一个歌手长时间都是那一种风格或者一个调调,往往会受到外界的诟病。周杰伦的《外婆》里曾说“没惊喜没有改变,我已经听了三年,我告诉外婆我没输不需要改变”,就是周杰伦对外界批评他风格没有创新的回应。类似的评论比比皆是。还有很多歌手受到过类似的批评。比如孙燕姿的《逆光》之后,就有这种批评的舆论。梁静茹更是惨烈。在他出了《今天情人节》的一串翻唱之后,有乐评说,每一首都很梁静茹,但遗憾的是只能是都很梁静茹。
歌手真的需要改变么?风格上,嗓音上,外型上。我不排除很多时候这种改变的欲望是歌手内生的,但如果一个歌手因为害怕外界批评其止步不前而可以做各方面的修饰,反而会丢掉自己原先已经具备的风格。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学王菲。但也不是王...

阅读全文 »


越来越大的年龄,越来越少的流行

on 2009年04月17日 by Simon Kong in 艺术·文艺, 评论 (0)

现在还是二十出头的年龄,喜欢的流行歌手自然不在少数。喜欢听很多人的歌,很多种风格,虽然多以国内为主,但也不乏一些欧美喜欢的乐队。我经常在想,为什么那些中年人变得不再喜爱流行歌曲?是一个时代具体的印记,还是说这种规律也会在我们身上反复呢?随着自己的长大,似乎也捕捉到了一些周围先与我成长的人的痕迹。
有人说过一句话,非常喜欢:
我们这代人是幸运的,
无论命运如何,处境如何,必然有一首歌恰好符合此时的心情,
于是获得寄托,于是趁机发泄,于是重新再来。
你们可是像我一样,不停地Repeat一首歌,
有时并不因为这首歌如何动听,而是因为这首歌那样适合自己。
人听音乐可能抱有很多原因的。因于旋律,因于对歌手的爱,或者像上面说的因于对某种惊人的“适合”而舍不...

阅读全文 »


因为充满悲伤,所以我要先走

on 2009年04月06日 by Simon Kong in 艺术·文艺, 评论 (5)

今天突然听到阿桑的死讯,没太听过阿桑的太多音乐。只是那几首真的是太红的歌曲才会听到。印象中阿桑的声线有点像Keren Ann,但Keren Ann的声音更多的是飘忽与没落,而阿桑的声音更多的是悲伤。曾经有一段时间不喜欢她,因为我认为那种悲伤的声音是被刻意出来的,是不真实的。我宁愿听一个人不断变化的经历,而不是一个整日除了哀伤便是哀伤的声音,因为我觉得那不真实,那不可能是一个人真是的经历与感受。
世界上差异最大的莫过于人的观点与品性。有些人可以一生快乐,他们虽亦有烦恼,但是可以自行消解。但有些人就注定一生悲伤。即使他的生命并不是充满悲情色彩,但他的性格,他所处的环境,他看待事物的方式,就注定了他的一生悲哀与没落。每个人来到世上都会有纷繁复杂的经历。我们暂且排除上帝对每个人不公平...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