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上,弱智很多

on 2010年02月11日 by Simon Kong in 互联网, 评论 (10)

互联网是一个很大的世界,形形色色的人上网,构成了偌大的一个网民群体。这个庞大的网民群体在网络上的输入和输出,构成了人们对网民素质的评价。互联网网民并非全体中国公民的分层抽样,所以有时来自互联网的态度,并不能很好得代表全体国民的态度。同样地,你对网民的评价,也不等价于你对国民的评价。今天我想阐述一些针对互联网网民的消极观点:互联网上,弱智很多,愤青很多,无聊的人很多,跟风的人很多,不明真相的人更多。 或许在整体的网民比例中,初级用户永远是占大多数的。所以可能你经常看到一些人被另一些人耍得团团转,看了好气又好笑。比如在一些论坛里(尤其是百度贴吧),可能看到某人发一些题目很有诱惑力的帖子,例如内容是色情图片,色情电影等等,然后在内容里写上“该主题回复可见”,为了...

阅读全文 »


“五毛党”真有那么多吗?

on 2010年02月10日 by Simon Kong in 互联网, 评论 (14)

“五毛党”是互联网新兴的一个群体,不知道其含义的人可以先看一下来自维基百科的介绍: 网络评论员,即网评员,或网民所指的五毛或五毛党,是中国大陆特有的一种指称,一般指受中国行政机关雇佣或指导,以网络发表评论为全职或兼职的人员。通常他们以普通网民的身份,发表与中国政府(甚至各级行政机关)观点一致或相仿的内容,或采取其他网络传播策略,来试图达到影响网络舆论、引导网络舆论和制造网络舆论的目的。 “五毛党”是对网评员的一种别称,一般是为了象征性地讽刺网络评论员每发一贴能挣五毛钱。 以文艺作品为例,当一部文艺作品面试后,往往会收到来自互联网的成千上万的评论。当其中的某些评论与大多数网友的主流立场不同的时候——当然,这里的不同,只要体现在其立场更符合意识形态——便会招来许许...

阅读全文 »


人人网(校内)对我们有什么用?

on 2010年02月04日 by Simon Kong in 互联网, 评论 (7)

之前写过一篇校内网(人人)对我们有什么用?列举了SNS社区对我的四点用处:

维系在大学里的虚拟社交圈子。
寻找你的老同学并代替校友录。
与学业上的前辈获取联系。
发表你的观点。

现在回想起来又想添加重要的两笔。

订阅。一些人交往并不深。也没有什么共同语言可言。只不过你在发展,别人也在发展。这种情况下,加了一个人的好友,就仿佛获得了某种持续关注某人的渠道,从而对对方一直熟悉。或许你们把TA当做追赶的对象,竞争的对手,在你持续关注对方的过程中,你同时让自己获得了某种动力,可以保持与对方相同的速度。
被订阅。有时候人有炫耀的欲望。你现在过得有多好,除了朋友的祝福外,你都想让每一个人知道。你可能生活很好,你现在混得很好,你现在有个很爱你的男/女朋友,...

阅读全文 »


上天认真,我就认真,上天玩玩,我就玩玩

on 2010年02月03日 by Simon Kong in 生活·杂谈, 评论 (10)

不经意间有了这样的领悟,其实这种领悟是蕴含在生活中已久的。
上天认真,我就认真,
上天玩玩,我就玩玩。
上天认准的结果,我就不抗争;
上天不在意的结果,我就争取。
短短的四句话,写出来很舒坦,很真实,很坦诚。
我跟上天之间有一个叫做命的东西,我将我的态度反映在命上,上天也将他的意志体现在命上。人生玩过这么多场游戏,规则无非是上天定的。
如果上天认真的跟我玩一场游戏,那么我也认真;如果上天根本没把我当回事,用荒谬的规则来搪塞我,那我也只是玩玩罢了。游戏的结局总会有输赢,如果上天内定了结果,想让我输,那我就爽爽快快,踏踏实实地输掉;如果上天大方地不在意结果,输赢未定,那我就自己暗暗地努力,争取赢得这场游戏。

...

阅读全文 »


键盘与笔,谁更不朽?

on 2010年01月30日 by Simon Kong in 生活·杂谈, 评论 (7)

计算机和互联网普及之前,所有人把思想用笔写在纸上;
计算机和互联网普及之后,很多人把思想用键盘敲成数据。
可能是键盘与数据更加不朽吧,它们永远在那里,不会变形,不会有丝毫改变,过多少年都是那样。这是很发达的记载工具,我们可能怀疑纸笔会发生化学反应,但凡是你敲出来的数据,永远静静地被搁置在硬盘里,永远以那种010101……的姿态躺在那里,很有安全感。
也可能是笔纸更加不朽,翻开很多年前写在记事本上的东西,虽然纸页泛黄,字迹变淡,但当时写东西时的心情仍然历历在目。纸页翻开的一瞬,似乎那些记录在二维平面上的字体霎时间变得立体了。一个世界出来了。纸笔记录下来的东西,无论过多久回望,都能原模原样地给你重现出来。
键盘与笔,到底谁更不朽呢?我不知道。他们对我都不理...

阅读全文 »


液晶电视购买记

on 2010年01月23日 by Simon Kong in 生活·杂谈, 评论 (15)

前几天父母说家里的电视机看了很久,虽然没有什么毛病,但也到了该换的时候了。父母知道我可能对这类产品的购买有点小兴趣,所以就让我全权代理了。
按照我之前的想法,液晶电视虽然功能繁多,各种概念层出不穷,但液晶电视毕竟不似计算机。我最初的想法是摒弃那些各式各样的功能,只考虑画面和面板质量,然后选择一台性价比高些的就好了。没想到实际进了卖场,就被促销人员推出的各式概念所吸引了。原本打算买一个合资厂商的中档产品,预算7000元,结果进了卖场才发现,最热闹的还是创维,海信,TCL,康佳,长虹这些品牌。
想来这应该是我在这个长久停留的城市的最后半年了。明年的这个时候,我不是在深圳,就是在欧洲了(前两天得到通知,自己在报名的一个欧洲经济学项目里排在了reserve list的第一名,然而main l...

阅读全文 »


Celine Dion: To Love You More

on 2010年01月21日 by Simon Kong in 艺术·文艺, 评论 (4)

最近重看日剧《恋人啊!》,铃木保奈美的笑容将我带回温润的1997年。记得当时就被主题曲所吸引,但一直不知道是Celine Dion唱的,最近听《Falling into you》这张专辑时,才将里面的《To Love You More》将《恋人啊!》联系起来。记得当时看那电视剧就颇纠结,年少的我才十岁出头,就感染了这么浓重的日本文艺腔。其实自己是很少听这种典型的欧美女声的,因为太多转音,太多技巧,不太喜欢这种类型。虽然我从未对曲风或者流派有特别的在意,但大部分都是些欧美民谣或者摇滚,Pop听得真的很少。自己喜欢的国外歌手本来就不多,比较特别在意的The Cranberries的爱尔兰民谣风格也显然跟这个不是一类。所以,听Celine Dion算是一个特例。 这首歌其实很有画面感。有时这种画面感需要不经意间捕捉下来,然会会在大脑中潜藏好久的时间,而且有时的电...

阅读全文 »


禀赋·稀缺·价值·成功

on 2010年01月17日 by Simon Kong in 经管·职业, 评论 (4)

在人力资本市场上,如果你具备特定的禀赋,你将脱颖而出变得稀缺,你稀缺了,所以你有价值,从而获取成功。这真是一条很简单的道理,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静下心来对这一串递推进行透彻的理解。
我认为很有必要将个人禀赋的范围做一个界定。我认为个人禀赋是宽泛的。可以将其分为后天的禀赋和先天的禀赋。先天的禀赋,或许可以称之为天赋,又可以分为智力禀赋和非智力禀赋。那些后天的禀赋是每个人生来没有,但在后天的生活中逐渐通过努力获得的,例如你的勤奋,你的谦虚,你的领导能力,你的交际能力,你能吃苦的精神,你的自控能力。天赋中的智力禀赋可以是你的思维能力,你的计算能力,你的逻辑推理能力,你惊人的记忆力;天赋中的非智力禀赋则更为宽泛,以至于宽泛到人们有时不去在意,例如,你精致的五官,...

阅读全文 »